调研圈人物
从数据到洞察,再决策
回复:0  浏览:350
  • 楼主小天 
  • 2018-08-09 15:30

从购物到报考学校的选择,从个人发展计划到公司决策制定,从日常生活点滴到商业行为的规划…… 无论是政府、企事业单位、非盈利机构,团体、家庭、个人,还是创业,新品上市,我们每天都在为各种事情做决策。


决策的本质是做选择。随着科技进步,可被选择的对象日益增多,人们在做选择时是两难的。如何把自己的时间、金钱、注意力投入到“自认”回报更高的领域,如何制定正确的决策?我们需要有参考依据,而这个参考依据来自“洞察”。


洞察,是对客观现实或问题全面深入的理解,是这些客观现实和问题的本质和意义。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基于对数据的分析、理解及解读,帮助对现实或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指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然而,数据从何而来?

以前,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数据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并运用各种统计学的工具来分析数据,如SAS、 SPSS等统计软件…… 今天,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及可穿戴设备的高度发达与融合,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要与数据打交道,要么在生产数据,要么在接收数据,不管身在何处,你已经被“大数据”了。各种海量数据(如网站数据、电商数据、舆情监测、评估以及评价等)通过数据挖掘、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方式,判断出你可能的喜好,乃至需求,将最佳结果,推荐给你。


那么,在对各种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过程中,如何能探究出其中更为深刻的规律和现象,从而帮助政府、企业做出更为实际和有效的决策?立丰有观察到,

01

C(claim data) +B(behavior data):态度数据和行为数据存在差距,态度数据需要结合行为数据来分析。

从最近一次美国大选我看到,在传统大众媒体为主流的时期,当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更积极地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被发表和扩散, 大部分人也因此随了大流。随着互联网进入人们生活,“从众心理”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人们的心理状态会更接近“本我”。那些言行不一或不回答的人,很可能通过行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更准确了解那些发表观点但最终选择不一致的行为;以及更好地减少那些不回答的人,或是更好地预测他们的行为,我们需要将更多的行为数据或是其他大数据来综合判断最终行为。也只有将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重新组织,才能挖掘出更有意义的信息。


02


数据整合后的解读与预测需要跨领域合作:更多的解读和预测是需要很多专业参与的,统计学、抽样调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都应该成为解读和预测决策的理论支持。

用数据说话,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曾说:“学者们不能离开统计而究学,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事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古代结绳计数能够记录下的数据与今天海量存储器记录下的数据本质上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如今我们可以记录一切,还能通过处理分析能力知道海量数据中蕴含的规律和见解。随着数据的丰富和完善,大小数据的相互融合,相信会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效,让决策更理性而准确。